對于冷鏈要糾正一個概念,冷鏈不只是冷凍,主要是溫度概念。”在2014年底舉辦的中集租賃戰略合作伙伴商用車論壇上,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提到冷鏈的狀況和發展前景時強調。
一個行業需要用鏈定義一個行業名稱,只有冷鏈,這是一個交接棒的行業,中間不能斷,運輸包括執行過程不可逆,對全程溫度要求更高,對時效要求會更強。
我國早期的所謂“冷鏈配送”,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那時配送的只有“冷”,還談不上“鏈”。城際配送只有冷庫、冷藏車。但“鏈”還沒有連起來,談不上真正的全程冷鏈。
直到2000年左右,“冷鏈”一詞才開始在我國出現。2001年的標準《物流術語》對冷鏈進行定義:“保持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的品質,使其在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備的物流網絡。”
所謂冷鏈物流是指為保持藥品、食品等產品的品質,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使其始終處于恒定低溫狀態的一系列整體冷藏解決方案和供應鏈體系。
提到冷鏈,人們想到的可能是把食品、藥物等冷凍。實際上,溫度控制是冷鏈的核心,從原料到成品,任何細小的溫度變化都會導致細菌滋生,由此會降低食品質量。在食品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當異常情況發生時,一般很難正確把握究竟是哪一環節發生哪些問題,這就要求對冷鏈系統的全過程進行實時溫度管理,不但要建立溫度記錄,而且還要跟蹤溫度控制的情況。
比如運輸藥品,溫度高,藥的效力可能會失去;溫度低了,人服用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前幾年國內出現服用藥物造成死人的事件,就與藥品運輸途中溫度控制出問題有關。再比如紅酒如果有6小時超過18°C,就會影響口感,酒中活性物質失效。